示范中心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示范中心建设  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附件2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验收自评报告

中心名称: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所在学校(盖章):

天津工业大学

中心网址:

http://dqsy.tiangong.edu.cn/dqgcsyzx/

中心联系电话:

022- 83955663

中心联系人:

宋丽梅

概况

1000字以内)

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9年,其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天津纺织工学院机电系自动化实验室。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中心秉承工程教育理念,服务于天津市十二五品牌专业(自动化、光源与照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被批准为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作为支撑首个通过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单位,拥有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等实力雄厚的实验中心专兼职师资队伍。

结合我校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纺织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面向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依托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及2个校企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面向全校6个专业、年均约15万人学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现辖29个各类实验室(占地面积3293㎡),其中包括创新实验室7个(占地面积637㎡)。近3年来,本中心新增3个专业实验室(占地面积280 m2);新增仪器设备数1318台套(3891.8万元)。依托本中心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1个。
建设期间,中心始终立足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支撑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5项。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获得竞赛奖励30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0项,省部级265项。

鼓励教育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近3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38项,发表教改论文72篇。获批科研项目41项,经费总金额1916.9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发表115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教材14本,其中主编10本,参编4本;自编实验讲义22本。获得第三、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其中《多功能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已推广至天津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智能照明实验箱》推广至皖西学院,济南大学等。

三年来,该建设单位在实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支持政策和举措

1000字以内)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把实验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相继出台或修订了《天津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天津工业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天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并于2013年召开了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天津工业大学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
学校在《天津工业大学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实验教学建设工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时间、科研相互促进的原则,从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校内外实验基地与新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完善现有实验教学管理和基础建设,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落实到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了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
自中心被评为市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又先后投入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本中心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本中心学生科研创新平台的仪器设备的购置。另外,学校每年设立创新实践活动专项基金,用于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负责对中心全面工作的管理,包括制度建立、教学资源统筹调配、实验教学过程监督等工作。

在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制定出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中心的建设,全力投入实验教学,并在晋升职称和岗位聘任中给予政策倾斜;学校相继出台《关于教师职务评审教学类业绩及成果认定的补充规定》、《天津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规定(试行)》等系列文件   ,要求在专业职称评聘、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教学成果奖评定等工作中,向实践教师队伍倾斜。在学校完善的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体系支持下,中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培育学术骨干,使中心学科队伍的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
这些政策与措施对学校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环境与安全

1000字以内)

建设期间,本中心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与实验室环境建设,其成效显著。

1、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

中心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文件要求,设立一名固定资产总负责人,负责中心总资产管理。各实验室设实验设备具体责任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维修、保养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设备使用、借出、维修按要求记录,以便备查。近3年,中心内新增仪器设备数1318台套(3891.8万元),各实验室运转正常,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2、实验室安全方面

依据《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办法》(津工大[2015]237)号以及《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津工大[2015]179号文件要求,结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的特点,在用电安全、防火防盗、危化品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与制度建设。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具有用电集中,人员多、设备多、线路多等特点,本中心为保证实验室的人员安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并落实用电管理制度,对进入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每个实验室配备具体责任人,定期检修用电设备、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部件;电类实验室配备不导电的灭火剂,防止带电灭火触电;对经常使用或容易漏电的实验室铺设绝缘垫。

对实验人员进行防火防盗专题培训,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完备应急设施和措施。制定实验室防火安全守则,设置专门消防安全检查岗,对安全隐患采取查一处,改一处的原则,每两周对各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设专人跟进整改进度。

实验中用到的易燃、易爆危化品从申请、购买、申领、保管、使用、安全及责任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对易燃易爆类和非易燃易爆类要分别存放于不同区域,使用人员将危化品置于专用存放柜,做到定位摆放,零整分开,存放有序,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建立使用台帐,保存备查。

3、实验环境建设方面
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实验教学中心的要求,本实验教学建设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对中心的环境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优化实验室布局结构,生均实验空间符合标准规定。实验室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符合国家标准,对实验室内外张贴灭火器位置、灭火器使用方法示意图、防止触电、人走断电和疏散图等安全标志,安全制度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建设中配置排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确保实验室安全。

以上制度的制定与措施的实施,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验队伍

1000字以内)

20141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被获批为天津市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将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更合理地调整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现有成员48人,其中专职实验人员19人,理论课教师兼职实验教师29人。中心成员中,教授11人、副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13人,高级职称比评定时提高5;中心现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硕士学位13人,1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高学历比申报时提高3;近三年青年专职实验教师引进,及青年教师兼职到实验中心工作,平均年龄比申报时减少3岁。
实验教学中心为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专职人员实验教学能力,选派人员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长短期培训和学习,如清华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人次多达十几人次。青年教师须参加各种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计划,带领学生团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类专业创新大赛等,并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完善职称、年龄结构,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尤其是具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到实验室工作。聘任社会具有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兼职参与实验教学相关工作。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并结合企业实践活动参与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队伍实践能力,同时实验教学中减少学生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感。并建立实验教学奖励制度,吸引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三年来,中心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能力,改进人才引进机制,招聘高素质、高学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乐于投身实验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4人。补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职实验教师3人。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016
年,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自动化专业相关实验室,经过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了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整体实验人员得到很大的发展进步。

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利用

1000字以内)

三年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建设

中心采购便携式多媒体设备5套,实现公共教室对学校网站与外网的高速访问,教师在课上可通过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加深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中心网站可实现与教务系统、学院网站、创新实验室等多个端口的互联,学生通过中心网站可轻松访问,查看个人课程信息、实践学分、考试成绩、比赛动态等各类信息。

2、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网站维护与更新

中心网络平台由专门网络负责人进行维护以及定期对网上学习实验室介绍下载专区等多种功能模块更新,学生可通过网站进行以下操作:对优秀学生作品典型自制实验设备学习课件等精品实验过程视频及精品实验课程的实验课件,在线观看或者下载课件进行课余时间的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愿望;查看学院教学实验室的具体地点,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仪器设备的型号和台套数,承接的实验课程,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等信息;在网上浏览、下载实验讲义和实验指导书;使用实验预约功能,学生看到教师发布的实验信息和实验地点,可以预约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并且能够为实验室全面开放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3、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中心经过多年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于2015年获批天津市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搭建了基础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三个平台。面向全校6个专业,开展演示性、认知性、辅助设计型、分析验证型、综合训练型、创新设计型的网络实验教学。

4、实验课程管理信息化

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网络增添实验课程管理模块,教师可根据每学期更新的课程名称在网络平台上安排实验课程,登记实验项目名称。各个教学实验室的空白和占用情况,在网络平台上一目了然,既避免了学生的课表冲突,又避免了实验室占用的冲突,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在系统中完成实验登记后,师生可以根据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或实验班级名称随时在线查阅实验课表,避免师生忘记实验时间和地点,并且能够及时准确的导出实验课程数据的表格。

5、中心网站运行机制制度化

中心成立信息平台建设小组,中心副主任为组长,负责网络信息资源的审核、功能拓展、经费投入等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网站的反馈意见,设立教师问题反馈通道,不断改进网站功能,增减互动性,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近年来,依托中心网站,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教学及效果(1500字以内)

中心成立以来,遵循遵循以学生为本基于OBE的教学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等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专业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对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设备与环境、教学内容与手段、实验队伍水平以及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很好地支撑了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丰厚成果,特别是支撑自动化专业成为全校首个通过工程教学认证的专业

1、注重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构建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课内实验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分别设置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外实验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研究意识,课外设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内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提升,课外实验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间完成,成绩优良的可获取相应学分。此外,建设单位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特征。实验教师将部分科研中难度适中的内容,纳入到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原型,提炼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态度、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统筹理论教学的基础作用

中心依据所承担6个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制定各专业的实验项目,从先进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探索适合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较为完整的、有一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统筹兼顾基础理论,通过综合型、研究创造型和开放型等多种实验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注重产学研结合、搭建多种学生实践平台

中心与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采用课程实习(集中实习)+认知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分散实习)三位一体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增强实践创新,提升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工程能力。三年来,每年有80%学生的毕业课题来自于上述实习基地的工程问题。此外,中心为拓宽学生视野,每年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十余人为学生作报告,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中心所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报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等名校30余人,出国深造20余人,高水平就业达到95%以上。

4、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多种实验考核方法

中心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开设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型实践项目,利用信息媒体技术,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中的需求。考核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中对有创新的学生进行加分,实验缺勤、早退进行扣分,避免考核单一性。

5、修订实验教学大纲、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

中心紧跟科技发展动态,每年对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新增实验课程20余项,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53项,所占比重37%以上,进一步缩短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间隙。近3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38项,发表教改论文72篇。出版教材14本,其中主编10本,参编4本;自编实验讲义22本。

建设成效与

示范辐射

1500字以内)

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过程,实验教学中心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辐射作用良好。

 1、平台建设:依托本中心建设单位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1个、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支撑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增3个实验室,新增实验教学场地面积280平米。

 2、教学与科研成果:近3年,获批了科研项目41项,经费总金额1916.9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共发表115篇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3、学生培养: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着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作用,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5项。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级奖励40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省部级奖励265项,其中一等奖61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99项,优秀奖7项。

 4、自制教学设备:为了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配合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心鼓励教师运用自制教学仪器设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促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第三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项。其中《多功能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已推广至天津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使用;《智能照明实验箱》推广到皖西学院,济南大学等。

 5、科研反哺教学:中心主任宋丽梅教授在《模式识别》课程中,结合宋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多年的项目开发和应用经验,带领学生自制了三维模式识别信号采集和识别系统、对参与授课的学生进行三维人脸信号的采集,自建三维模式识别的数据库,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与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技术接轨。张牧老师的纺织综合自动化单列综合实验是在纺织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开设出来的。将纺织工艺、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多单元同步联合机、无管路滴液机、立体仓库和热定型机等装置的控制系统原理,并结合工艺要求和装备特点,分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调试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心新增教职工10人,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优秀年青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和出国进修。近3年来,实验中心先后有10名教师到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11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本中心还安排教师参加相关的行业工程师认证培训和考试,随时了解最新的工程应用信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7、示范辐射效应:接待长江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皖西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深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来实验中心进行调研。实验中心积极利用实验室资源为相关企业、研究所、政府部门等单位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测试测量等服务。继续服务于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三安光电集团、中船重工707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天津同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发挥纺织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在教学示范和科研成果辐射方面的推广工作,这些工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实验中心的社会认可度。

特色

1000字以内)

建设期间,本中心继续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理念为指导,利用产学研成果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辅以竞赛获奖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同时加强中心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如下特色:

 1、科研反哺教学,利用产学研成果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鼓励教师根据在研科研项目与结题项目成果,开发课堂教学实验项目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增加实验项目的比重。基于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开发的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验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本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依托我校的自动化天津市品牌专业、光源与照明天津市品牌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的研究成果和投资平台,自制和更新实验装置,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同时,将学、研、产一体化作为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的重要方向,积极开展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学、研、产结合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的距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课内课外相结合,竞赛获奖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搭建了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立起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实验室电脑鼠实验室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等多个学生活动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各种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以及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创作等,今年来实验中心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中心教师指导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项奖励多项。同时资助辅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的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3、线上与线下互补,搭建网络化学习平台

为了方便学生课内和课外知识的融合,中心加强以网络学习资源库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在整合学院原有实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大了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建设,积累了大量智慧类资源和知识类资源,建立了市级虚拟教学实验平台《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让学生在生活期间享受无尽的网络资源,形成了支持全校理工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经过网络学习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机制,到相关的实体实验室进行验证。实验设备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三化一体”,形成了以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的学习平台。

存在不足及

改进方案

1000字以内)

本实验中心建设单位在学校经费与政策大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实验环境与条件、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作用与辐射范围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大提升,其教学效果显著,培养了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

 1、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

改进方案:鼓励实验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技术发展动态自主研发新型实验设备,将科研仪器设备转化为教学实验设备;积极申请科研与教改立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除了已有的学科平台和专业投资之外,还要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地方、企业和学校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改善实验中心的硬件条件。及时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引进新型实验设备,在硬件条件上为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案:鼓励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联系生产实际、体现工程技术,实行有专业指向、有具体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有计划地完成相应实验项目和操作训练内容。由专业教师指导,并将学生的实验实训表现、实验报告质量算成学分,计入学生个人总成绩。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与管理局域网路。将实验室管理、实验设备运行、仪器仪表使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网络沟通情报、人机遥控获取数据、选课程选实验项目高度智能化。

  3、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改进方案:加强建设有工程意识、工程背景、工程综合能力、工程教育方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工程师的认证和培训,如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除此之外,规划每年引进或外聘1-2名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实验教学队伍中,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程实验水平。加强实验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和国外大学进行互访的形式引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

学校意见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建设,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多个专业建设项目;取得了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天津市级教学名师等成果;自动化专业成为全校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获得了一大批省部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奖励;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认可。

该中心满足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要求,同意参加验收。

签章:

年月日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验收数据报表

(验收数据截止时间2017430日)

基本信息

1

学校名称

天津工业大学

2

中心名称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3

中心主任姓名、职称

宋丽梅教授

申报时

宋丽梅教授

现在

4

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天津市

5

建设单位获批时间

20141

经费投入

6

建设及运行经费总额

952.9

万元

7

其中:①中央财政专项经费

238

万元

8

②地方财政专项经费

503

万元

9

③学校专项经费

125

万元

10

④社会捐赠专项经费

17

万元

11

年均运行经费

23.3

万元

12

其中:①年均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经费

4.2

万元

13

②年均实验耗材费

19.1

万元

14

校(院)及以上实验教学改革立项投入经费

39.7

万元

建设成效

15

实验教学场地使用面积

3293

16

其中:新增实验教学场地使用面积

280

17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6891.2

万元

18

其中:新增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3891.8

万元

19

仪器设备数

3755

台套

20

其中:①新增仪器设备数

1318

台套

21

②自制仪器设备种类

5

22

教职工数量

48

23

其中:①专职教职工数量

19

24

②专职人员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及以下比例

3682

25

③专职人员中博士、硕士、学士及以下比例

9811

26

④兼职教师数量

29

27

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数

38

28

其中:①国家级

2

29

②市级

6

30

③校级

30

31

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数

41

32

其中:①国家级

11

33

②市级

9

34

横向项目

21

35

参加国内外交流人次

65

人次

36

其中:①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人次

55

人次

37

②信息化培训人次

10

人次

38

网站教学资源总容量

6.98

GB

39

承担的实验课程总数

205

40

新增的实验课程数

12

41

实验项目总数

454

42

其中:①新增实验项目数

190

43

②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175

44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专业数

6

个 

45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学生数

1819

46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

7.1%

%

47

上一学年实验人时总数

150067

人时

48

其中:教学计划外实验人时总数

54179

人时

49

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

43

50

自主组织的竞赛活动数

15

51

参加竞赛的学生数

313

人次

52

指导学生获得的成果数

348

53

其中:①公开发表论文

28

54

②省部级及以上相关奖项

305

55

③获得专利数

15

56

新出版的实验教材数

3

57

新编写的实验讲义数

22

58

获得教学成果奖数

6

59

其中:①国家级

4

60

②省(部)级

2

61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数

72

62

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数

21

示范辐射作用

63

自主开发实验项目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5

64

实验教材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5

65

自制实验仪器设备推广应用的高校、企业数

5

66

开发实验教学与管理软件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2

67

承办国内交流

50

参会

人次

68

承办国际交流

1

参会

人次

69

接待外校参观访问人数

50

人次

70

其中:接待国(境)外参观访问人数

25

人次

71

接受委托承办的学生竞赛数

3

72

其中:①国家级

1

73

②市级

3

74

服务其他高校学生总数

630

人次

75

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总量

0

人次

76

为社会行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

3000

人次








  

  

附件2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验收自评报告

中心名称: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所在学校(盖章):

天津工业大学

中心网址:

http://dqsy.tiangong.edu.cn/dqgcsyzx/

中心联系电话:

022- 83955663

中心联系人:

宋丽梅

概况

1000字以内)

天津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9年,其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天津纺织工学院机电系自动化实验室。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中心秉承工程教育理念,服务于天津市十二五品牌专业(自动化、光源与照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于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被批准为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作为支撑首个通过天津工业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单位,拥有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等实力雄厚的实验中心专兼职师资队伍。

结合我校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与纺织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面向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支柱产业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依托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及2个校企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面向全校6个专业、年均约15万人学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现辖29个各类实验室(占地面积3293㎡),其中包括创新实验室7个(占地面积637㎡)。近3年来,本中心新增3个专业实验室(占地面积280 m2);新增仪器设备数1318台套(3891.8万元)。依托本中心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1个。
建设期间,中心始终立足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支撑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5项。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获得竞赛奖励30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0项,省部级265项。

鼓励教育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近3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38项,发表教改论文72篇。获批科研项目41项,经费总金额1916.9多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发表115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教材14本,其中主编10本,参编4本;自编实验讲义22本。获得第三、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其中《多功能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已推广至天津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智能照明实验箱》推广至皖西学院,济南大学等。

三年来,该建设单位在实验教学改革、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提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支持政策和举措

1000字以内)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始终把实验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相继出台或修订了《天津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天津工业大学本科生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天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并于2013年召开了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天津工业大学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
学校在《天津工业大学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实验教学建设工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时间、科研相互促进的原则,从健全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校内外实验基地与新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完善现有实验教学管理和基础建设,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落实到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推动了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
自中心被评为市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又先后投入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本中心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本中心学生科研创新平台的仪器设备的购置。另外,学校每年设立创新实践活动专项基金,用于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负责对中心全面工作的管理,包括制度建立、教学资源统筹调配、实验教学过程监督等工作。

在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制定出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实验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中心的建设,全力投入实验教学,并在晋升职称和岗位聘任中给予政策倾斜;学校相继出台《关于教师职务评审教学类业绩及成果认定的补充规定》、《天津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规定(试行)》等系列文件   ,要求在专业职称评聘、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教学成果奖评定等工作中,向实践教师队伍倾斜。在学校完善的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体系支持下,中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培育学术骨干,使中心学科队伍的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
这些政策与措施对学校实验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环境与安全

1000字以内)

建设期间,本中心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与实验室环境建设,其成效显著。

1、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

中心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文件要求,设立一名固定资产总负责人,负责中心总资产管理。各实验室设实验设备具体责任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维修、保养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设备使用、借出、维修按要求记录,以便备查。近3年,中心内新增仪器设备数1318台套(3891.8万元),各实验室运转正常,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2、实验室安全方面

依据《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办法》(津工大[2015]237)号以及《天津工业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津工大[2015]179号文件要求,结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的特点,在用电安全、防火防盗、危化品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与制度建设。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具有用电集中,人员多、设备多、线路多等特点,本中心为保证实验室的人员安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并落实用电管理制度,对进入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每个实验室配备具体责任人,定期检修用电设备、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部件;电类实验室配备不导电的灭火剂,防止带电灭火触电;对经常使用或容易漏电的实验室铺设绝缘垫。

对实验人员进行防火防盗专题培训,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完备应急设施和措施。制定实验室防火安全守则,设置专门消防安全检查岗,对安全隐患采取查一处,改一处的原则,每两周对各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设专人跟进整改进度。

实验中用到的易燃、易爆危化品从申请、购买、申领、保管、使用、安全及责任等环节进行全程管理。对易燃易爆类和非易燃易爆类要分别存放于不同区域,使用人员将危化品置于专用存放柜,做到定位摆放,零整分开,存放有序,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对,建立使用台帐,保存备查。

3、实验环境建设方面
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实验教学中心的要求,本实验教学建设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对中心的环境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优化实验室布局结构,生均实验空间符合标准规定。实验室环境安全和环境保护符合国家标准,对实验室内外张贴灭火器位置、灭火器使用方法示意图、防止触电、人走断电和疏散图等安全标志,安全制度进一步健全。实验室建设中配置排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确保实验室安全。

以上制度的制定与措施的实施,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验队伍

1000字以内)

20141月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被获批为天津市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将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更合理地调整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年龄结构。现有成员48人,其中专职实验人员19人,理论课教师兼职实验教师29人。中心成员中,教授11人、副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13人,高级职称比评定时提高5;中心现有博士学位教师33人、硕士学位13人,1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高学历比申报时提高3;近三年青年专职实验教师引进,及青年教师兼职到实验中心工作,平均年龄比申报时减少3岁。
实验教学中心为了加强实验教学队伍专职人员实验教学能力,选派人员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长短期培训和学习,如清华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人次多达十几人次。青年教师须参加各种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计划,带领学生团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类专业创新大赛等,并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完善职称、年龄结构,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尤其是具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到实验室工作。聘任社会具有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兼职参与实验教学相关工作。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并结合企业实践活动参与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队伍实践能力,同时实验教学中减少学生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感。并建立实验教学奖励制度,吸引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三年来,中心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能力,改进人才引进机制,招聘高素质、高学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乐于投身实验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4人。补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职实验教师3人。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016
年,实验教学中心下属的自动化专业相关实验室,经过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了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整体实验人员得到很大的发展进步。

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利用

1000字以内)

三年来,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网络平台建设

中心采购便携式多媒体设备5套,实现公共教室对学校网站与外网的高速访问,教师在课上可通过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加深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中心网站可实现与教务系统、学院网站、创新实验室等多个端口的互联,学生通过中心网站可轻松访问,查看个人课程信息、实践学分、考试成绩、比赛动态等各类信息。

2、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网站维护与更新

中心网络平台由专门网络负责人进行维护以及定期对网上学习实验室介绍下载专区等多种功能模块更新,学生可通过网站进行以下操作:对优秀学生作品典型自制实验设备学习课件等精品实验过程视频及精品实验课程的实验课件,在线观看或者下载课件进行课余时间的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愿望;查看学院教学实验室的具体地点,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仪器设备的型号和台套数,承接的实验课程,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等信息;在网上浏览、下载实验讲义和实验指导书;使用实验预约功能,学生看到教师发布的实验信息和实验地点,可以预约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并且能够为实验室全面开放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3、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中心经过多年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于2015年获批天津市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搭建了基础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三个平台。面向全校6个专业,开展演示性、认知性、辅助设计型、分析验证型、综合训练型、创新设计型的网络实验教学。

4、实验课程管理信息化

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网络增添实验课程管理模块,教师可根据每学期更新的课程名称在网络平台上安排实验课程,登记实验项目名称。各个教学实验室的空白和占用情况,在网络平台上一目了然,既避免了学生的课表冲突,又避免了实验室占用的冲突,为教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在系统中完成实验登记后,师生可以根据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或实验班级名称随时在线查阅实验课表,避免师生忘记实验时间和地点,并且能够及时准确的导出实验课程数据的表格。

5、中心网站运行机制制度化

中心成立信息平台建设小组,中心副主任为组长,负责网络信息资源的审核、功能拓展、经费投入等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网站的反馈意见,设立教师问题反馈通道,不断改进网站功能,增减互动性,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近年来,依托中心网站,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教学及效果(1500字以内)

中心成立以来,遵循遵循以学生为本基于OBE的教学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等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专业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对中心的实验教学体系、设备与环境、教学内容与手段、实验队伍水平以及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很好地支撑了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丰厚成果,特别是支撑自动化专业成为全校首个通过工程教学认证的专业

1、注重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构建系统性、综合性、层次性、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课内实验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分别设置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不同的实验类型。在课外实验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研究意识,课外设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内实验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力提升,课外实验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间完成,成绩优良的可获取相应学分。此外,建设单位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特征。实验教师将部分科研中难度适中的内容,纳入到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原型,提炼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态度、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统筹理论教学的基础作用

中心依据所承担6个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制定各专业的实验项目,从先进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四个方面探索适合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较为完整的、有一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统筹兼顾基础理论,通过综合型、研究创造型和开放型等多种实验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注重产学研结合、搭建多种学生实践平台

中心与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采用课程实习(集中实习)+认知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分散实习)三位一体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劳动观念,增强实践创新,提升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工程能力。三年来,每年有80%学生的毕业课题来自于上述实习基地的工程问题。此外,中心为拓宽学生视野,每年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十余人为学生作报告,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中心所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报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等名校30余人,出国深造20余人,高水平就业达到95%以上。

4、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建立多种实验考核方法

中心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开设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型实践项目,利用信息媒体技术,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中的需求。考核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中对有创新的学生进行加分,实验缺勤、早退进行扣分,避免考核单一性。

5、修订实验教学大纲、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

中心紧跟科技发展动态,每年对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新增实验课程20余项,开设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53项,所占比重37%以上,进一步缩短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间隙。近3年承担教学研究项目38项,发表教改论文72篇。出版教材14本,其中主编10本,参编4本;自编实验讲义22本。

建设成效与

示范辐射

1500字以内)

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过程,实验教学中心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辐射作用良好。

 1、平台建设:依托本中心建设单位获批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1个、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支撑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增3个实验室,新增实验教学场地面积280平米。

 2、教学与科研成果:近3年,获批了科研项目41项,经费总金额1916.9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共发表115篇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3、学生培养: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着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作用,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3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5项。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创新实验室、电脑鼠走迷宫俱乐部、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级奖励40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9项;省部级奖励265项,其中一等奖61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99项,优秀奖7项。

 4、自制教学设备:为了加强实验室资源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配合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心鼓励教师运用自制教学仪器设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促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第三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中获得全国三等奖2项。其中《多功能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已推广至天津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使用;《智能照明实验箱》推广到皖西学院,济南大学等。

 5、科研反哺教学:中心主任宋丽梅教授在《模式识别》课程中,结合宋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多年的项目开发和应用经验,带领学生自制了三维模式识别信号采集和识别系统、对参与授课的学生进行三维人脸信号的采集,自建三维模式识别的数据库,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与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技术接轨。张牧老师的纺织综合自动化单列综合实验是在纺织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开设出来的。将纺织工艺、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多单元同步联合机、无管路滴液机、立体仓库和热定型机等装置的控制系统原理,并结合工艺要求和装备特点,分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调试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心新增教职工10人,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优秀年青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和出国进修。近3年来,实验中心先后有10名教师到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11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本中心还安排教师参加相关的行业工程师认证培训和考试,随时了解最新的工程应用信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7、示范辐射效应:接待长江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皖西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深圳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来实验中心进行调研。实验中心积极利用实验室资源为相关企业、研究所、政府部门等单位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测试测量等服务。继续服务于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三安光电集团、中船重工707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天津同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发挥纺织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在教学示范和科研成果辐射方面的推广工作,这些工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实验中心的社会认可度。

特色

1000字以内)

建设期间,本中心继续坚持以科研反哺教学理念为指导,利用产学研成果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辅以竞赛获奖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同时加强中心信息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如下特色:

 1、科研反哺教学,利用产学研成果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鼓励教师根据在研科研项目与结题项目成果,开发课堂教学实验项目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增加实验项目的比重。基于科研项目及其成果开发的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验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本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依托我校的自动化天津市品牌专业、光源与照明天津市品牌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天津市重点学科,电工电能新技术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的研究成果和投资平台,自制和更新实验装置,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同时,将学、研、产一体化作为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的重要方向,积极开展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学、研、产结合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的距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课内课外相结合,竞赛获奖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搭建了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立起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飞思卡尔实验室电脑鼠实验室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光源与照明创新平台等多个学生活动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各种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以及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创作等,今年来实验中心已经逐渐成为了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中心教师指导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项奖励多项。同时资助辅导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的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3、线上与线下互补,搭建网络化学习平台

为了方便学生课内和课外知识的融合,中心加强以网络学习资源库建设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在整合学院原有实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大了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建设,积累了大量智慧类资源和知识类资源,建立了市级虚拟教学实验平台《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让学生在生活期间享受无尽的网络资源,形成了支持全校理工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经过网络学习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机制,到相关的实体实验室进行验证。实验设备数字化、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三化一体”,形成了以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的学习平台。

存在不足及

改进方案

1000字以内)

本实验中心建设单位在学校经费与政策大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实验环境与条件、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作用与辐射范围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大提升,其教学效果显著,培养了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

 1、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

改进方案:鼓励实验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技术发展动态自主研发新型实验设备,将科研仪器设备转化为教学实验设备;积极申请科研与教改立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除了已有的学科平台和专业投资之外,还要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地方、企业和学校的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改善实验中心的硬件条件。及时更新陈旧的实验设备,引进新型实验设备,在硬件条件上为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案:鼓励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联系生产实际、体现工程技术,实行有专业指向、有具体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有计划地完成相应实验项目和操作训练内容。由专业教师指导,并将学生的实验实训表现、实验报告质量算成学分,计入学生个人总成绩。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实验中心教学科研与管理局域网路。将实验室管理、实验设备运行、仪器仪表使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网络沟通情报、人机遥控获取数据、选课程选实验项目高度智能化。

  3、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改进方案:加强建设有工程意识、工程背景、工程综合能力、工程教育方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工程师的认证和培训,如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除此之外,规划每年引进或外聘1-2名具有工程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实验教学队伍中,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的工程实验水平。加强实验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和国外大学进行互访的形式引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

学校意见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建设,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多个专业建设项目;取得了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天津市级教学名师等成果;自动化专业成为全校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获得了一大批省部级及以上的学科竞赛奖励;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认可。

该中心满足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要求,同意参加验收。

签章:

年月日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验收数据报表

(验收数据截止时间2017430日)

基本信息

1

学校名称

天津工业大学

2

中心名称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3

中心主任姓名、职称

宋丽梅教授

申报时

宋丽梅教授

现在

4

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天津市

5

建设单位获批时间

20141

经费投入

6

建设及运行经费总额

952.9

万元

7

其中:①中央财政专项经费

238

万元

8

②地方财政专项经费

503

万元

9

③学校专项经费

125

万元

10

④社会捐赠专项经费

17

万元

11

年均运行经费

23.3

万元

12

其中:①年均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经费

4.2

万元

13

②年均实验耗材费

19.1

万元

14

校(院)及以上实验教学改革立项投入经费

39.7

万元

建设成效

15

实验教学场地使用面积

3293

16

其中:新增实验教学场地使用面积

280

17

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6891.2

万元

18

其中:新增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

3891.8

万元

19

仪器设备数

3755

台套

20

其中:①新增仪器设备数

1318

台套

21

②自制仪器设备种类

5

22

教职工数量

48

23

其中:①专职教职工数量

19

24

②专职人员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及以下比例

3682

25

③专职人员中博士、硕士、学士及以下比例

9811

26

④兼职教师数量

29

27

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数

38

28

其中:①国家级

2

29

②市级

6

30

③校级

30

31

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数

41

32

其中:①国家级

11

33

②市级

9

34

横向项目

21

35

参加国内外交流人次

65

人次

36

其中:①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人次

55

人次

37

②信息化培训人次

10

人次

38

网站教学资源总容量

6.98

GB

39

承担的实验课程总数

205

40

新增的实验课程数

12

41

实验项目总数

454

42

其中:①新增实验项目数

190

43

②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175

44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专业数

6

个 

45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学生数

1819

46

上一学年服务本校学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

7.1%

%

47

上一学年实验人时总数

150067

人时

48

其中:教学计划外实验人时总数

54179

人时

49

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

43

50

自主组织的竞赛活动数

15

51

参加竞赛的学生数

313

人次

52

指导学生获得的成果数

348

53

其中:①公开发表论文

28

54

②省部级及以上相关奖项

305

55

③获得专利数

15

56

新出版的实验教材数

3

57

新编写的实验讲义数

22

58

获得教学成果奖数

6

59

其中:①国家级

4

60

②省(部)级

2

61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数

72

62

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数

21

示范辐射作用

63

自主开发实验项目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5

64

实验教材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5

65

自制实验仪器设备推广应用的高校、企业数

5

66

开发实验教学与管理软件推广应用的高校数

2

67

承办国内交流

50

参会

人次

68

承办国际交流

1

参会

人次

69

接待外校参观访问人数

50

人次

70

其中:接待国(境)外参观访问人数

25

人次

71

接受委托承办的学生竞赛数

3

72

其中:①国家级

1

73

②市级

3

74

服务其他高校学生总数

630

人次

75

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总量

0

人次

76

为社会行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

3000

人次